分类收集/巡检员管理/视频监控
“以前大家随地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后,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会有垃圾清运车统一清运,如今住村里也像城里一样干净了。”近日,家住寿昌镇十八桥村的村民们高兴地说,“垃圾围村”的现象没了踪影,村里的街道整洁了,环境美了,村民的欢笑也更多了。
今年,依托一枚小小芯片,寿昌镇十八桥村开启了垃圾分类“智能模式”。
每天清晨,垃圾收集员驾驶着“特制”的收运车开始了他们的“上门服务”。每到一户,他们将农户门口的两个垃圾桶(易腐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放到车载智能终端设备上,进行“一键考核”。在“考核”现场,垃圾桶刚放上称重处,设备系统瞬间完成对“双桶”芯片的自动扫码,设备显示屏上就出现了户号识别、称重、拍照、数据上传、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动作,根据观察垃圾情况进行判断,收集员在屏幕考核栏里选择点击“合格、不合格、空桶”进行评价。
这些数据通过云端技术瞬间被传输到十八桥村村委会内的大数据平台上,村办公楼的显示屏会自动同步显示实际情况。
“每家每户的分类情况,以及全村每天、每月的垃圾分出量情况,都能以数据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这些从源头收集的数据可实时追溯,以便于精确掌握农户垃圾分类情况,让管理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十八桥村工作人员周小花说。全村实现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后,村委工作人员已精准指导农户垃圾分类200余次,垃圾分类月平均正确率由原先的70%提高到95%以上。
未来,寿昌镇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精准分类,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完整链条,在村庄发起一场清洁行动的“绿色革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浙江绿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2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