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垃圾治理问题,代表委员们今年思考和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立法规范垃圾分类及提升垃圾分类的处理能力等方面。他们提出了哪些建议呢?一起来看看。
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已经从部分地区试点转入全面推广的阶段。但从前期实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依然比较淡薄,社会协同力度还不够,垃圾分类执法手段较单一,垃圾回收体系尚不完备,特别是垃圾分类的闭环系统尚未形成,源头分类不实、中端运输混运、后端处理混合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效果,这些都需要从国家层面推动立法解决。
经研究发现,2019年全国混合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的排放总量可达2293.6克(毒性当量),为2004年二噁英排放总量338克(毒性当量)的近7倍。中国垃圾焚烧厂周边大气、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分布、暴露风险远高于对照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建议,初期明确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具体类别纳入目录中,形成鼓励性的目录进行推广实施,收集相关实施情况反馈,适时转换为强制性。同时向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环保社会组织等专业组织征询意见,完善目录的同时,也是很好的宣教契机。
回收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否“应收尽收”关乎“无废城市”建设水平。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提出,政府规划必要的废塑料分拣中心、帮助回收企业建设前端收集网络,更有效、更划算。
“分拣中心的建设是前端收集的关键一环,与回收企业是否能够全面承担无废城市建设的责任有直接关系。”李景虹建议,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方面增加对分拣中心等回收基础设施的用地规划,并结合本地实际,为回收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免费的用地政策,以推动各地方分拣中心的建设。还应鼓励回收企业与环卫系统合作,充分利用既有的回收设施,制定灵活合作方案,帮助回收企业降低前端收集的运营成本。
《提案》建议,建立健全碳普惠法律制度,以绿色金融将碳排放交易运用于推进个人低碳行为,将公众减排行为进行量化核算,如核算居民乘坐公共交通、节电节水、旧物回收、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等行为的碳减排量,换取商业优惠、信用评价,兑换公共服务、融资授信或进入碳交易市场。
在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方面,绿达科技在全国累积服务超过50000+家庭户,在助力实现“无废城市”的道路上作出了扎实有效的探索。
未来,绿达科技将继续积极配合政府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带动更多的人做好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改变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
浙江绿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25685号